5月5号的行程:
从特隆赫姆机场出发,一直往西南走,最终经过克里斯蒂安松到达Bud。走这一段路的主要的目的就是走一走著名的大西洋之路。大西洋之路这是X这次行程中最为期待的一个地方,是无论如何都要去的一个景点。这条路名气非常大,上网搜搜就听说曾被评为全球最值得旅行的公路之一。
不知道是因为昨天晚上在沙发上睡的不怎么踏实,还是因为对于未知的旅程潜意识里的期待,今天一大早6点不到就醒了,没睡几个小时,精神状态不是很好。过了一会儿,L和X也都起来了。因为从住的这个山顶到机场还有4公里的路,吃了个早饭,稍微收拾了一下,就赶着走去机场拿车了。不用跟老板打招呼,钥匙丢门口的箱子里就行了。几天后收到了老板的邮件,对我们很珍惜他的屋子很感激,说我们走的时候,把他的屋子打扫的一层不染,欢迎下次我们还来。实际上,对于我们来说,像他这样的干净整洁的屋子,我们还真的不好意思把它给弄脏了。
老板家的屋子上山顶上,出来的时候还很早,才七点多,外面一个人都没有,天气很好,就我们三个人在路上走着,花了快一个小时,一路下到山脚下的机场,中间还经过了一个名气很大的叫做Hell的地方,据说Hell火车站是一个最受旅客喜爱拍照的地方,当然了,这也不难理解。
到了机场,找了半天才找到了Hertz的租车点,心情忐忑的办理了租车手续,就怕没有驾照公证件人家不给租车,那此行就是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还好一切顺利,根本就没问公证件和翻译件的事,顺利的就拿到了车,标志的2008. 于是就很开心的就出发去特隆赫姆市区啦,反正去克里斯蒂安松也要经过特隆赫姆市区,所以就打算早上先去市区看看那个著名的尼德洛斯大教堂。
第一次在挪威开车,感觉还是蛮紧张的。 挪威的公路车道感觉要少,两车道是正常的配置(事实上后来进入山区之后,单车道才是正常的情况),而且感觉车道要比国内更窄一些,第一天的路比较的好,不敢确定,但是后面几天山区的路的车道,绝对要比国内的车道要窄。那种感觉真的是往右偏一点,感觉就要碰到边线,往左稍微偏一点,感觉就要碰到中线。而且加上对于交规也不熟,路线也不熟,还不认识路牌,总之上午开的时候感觉还是有点紧张的。
三十公里的路,开了快一个小时,终于到了市中心的尼德洛斯大教堂。挪威这边停车还蛮好玩的。最好不要乱停车。而要停停车场的话,很可能就是路边的一排车位,收费是肯定要收费的,但是操作上没有人来收费,需要自己去路边一个像电话亭的机器上操作,购买停车票,使用信用卡,很方便。比如说估计停两个小时的话,就买两个小时的停车票,然后把票夹在雨刮器上或者其他什么明显的地方,表示你已经买过票了。总而言之,买不买票,买多长时间的票,感觉上是全凭自觉了。我们一开始不会操作那个售票机,跟两个挪威小哥确认了几次之后才成功的买到了一个小时,好像是30克朗?
尼德洛斯大教堂一看就是有历史的,整个教堂外墙壁都是黑黑的灰灰的,仿佛是用来提示过来看的人它经过了多少年的风雨洗礼。因为是尖尖的教堂,而且外墙壁上的壁画很繁复,所以我猜它是一个哥特式的天主教堂(没有调查,完全是瞎猜)。说宏大也蛮宏大的,但是其实也没有那么特别的宏大了。我们里里外外转了一圈,吃了加油站买的超好吃的饼之后,买了邮票和明信片,就急急忙忙的上路了。因为时间也不早了。
出了特隆赫姆之后换X开车,两个司机都得适应一下车况和路况是不。出了特隆赫姆市区之后有一段是高速,然后开了没有多远,实际上可以说就进入了大西洋沿岸。基本的街景或者说路边的风光就是,路基本是沿着峡谷(或者说峡湾)走的。就是说基本上公路的一边就是峡湾,峡湾里的水,黑黑的,静静的。然后很多情况下另一边就是山体,这样的路实际上是这几天行程里很常见的形态,但是不同的是,第一天的路,基本上是贴着海平面的,路和水平面的落差很小,不像后来,有时候感觉是飞在天上的感觉。而且从特隆赫姆出来之后,最让我们震惊的是发现原来挪威的公路上有那么那么多的隧道,真的特别的多,一会儿就一个,有的隧道还真的很长。我们有时候就感慨,说这个路修的真的是不容易,难怪要收费,这钱收的好合理啊。说真的,看到那么多的隧道,真的觉得在挪威修个路太不容易了。
X开车适应适应路况和车况的,后来感觉她有点开上瘾了。。。可能是因为到了后来偏离了特隆赫姆之后,路上车子就非常的少,虽然路比较窄,但是好在是空的,随便怎么开都行啊。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边的路弯道非常的多,车子开起来还真的有那么点在赛车道开车的意思(这口气,明明想表达的意思是以前在赛道上开过??)。说到今天开车,还有一个比较糗的事。早上从机场开出来的时候,我就感觉这个车发动机的声音比较大,并且感觉动力不是特别的充足。我还在想果然标志的发动机事高转速发动机,噪音大。后来换成X开的时候,发动机声音还是很大,那感觉,基本上是一脚油门下去,发动机就像一头老牛,被鞭子狠抽了一下,发出痛苦又悠长的闷哼。快到下午两三点的时候,我坐在副驾驶,无意瞟见发动机转速居然稳定在4千多转,而那个时候时速最多就6,7十公里,吓了一跳。然后仔细研究了一下,才发现原来X跟我都把档挂在了M档上,车子一直挂在2档上跑!!难怪发动机总是发出抗议的怒吼,可惜我们还以为是它太弱鸡。
下午去克里斯蒂安松的时候,坐了这趟行程中的第一次轮渡。没什么具体的印象了,就记得收费是按人头收的,车子加上驾驶员有一个基本费用,然后多出来的乘客按人头收费。过了克里斯蒂安松,就是著名的大西洋之路,这是一条长达8(?)公里多的公路,通过好多座桥,其中就有那座最有名的看起来很吓人的断头桥,把好几个小岛连接起来。看攻略的时候曾经有人形容从峡湾地区的道路驶入大西洋之路的感觉是,豁然开朗,完全是一种不同于挪威峡湾地区风光的另一种美景。总之这个话听了就让人很期待的了。而且X之前有明确表示一定要走一走大西洋之路,我跟L的心理预期值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拉到很高。
但是过了克里斯蒂安松,我们开了好一段之后,才意识到已经是走在了传说中的大西洋之路上,之所以要好一段,是因为基本没有想到这条路就是预期很震撼的大西洋之路,明显就很普通嘛。那感觉是,开着开着,也怀疑了,按地图上的距离,大西洋之路应该就是这儿啊,再一想,不会不会,这里哪能是大西洋之路呢?但是事实就是如此。我们都觉得其实是很普通的一段路,有可能跟这天的天气有关系,有雾,整个天有点不通透。但是不管怎么样,感受就是很普通。包括那个很神奇的断头桥,实际上也是拍照角度的效果,在某个角度拍过去,那桥感觉就跟修到最顶上就烂尾了一样,拍出来很不错,实际身临其境去看的话,其实也就那样。
所以拍了很多断头桥的照片之后,我们就匆匆又赶路了,今天的目的地还在前方的Bud小镇,一个就坐落在海边的小木屋。后来最终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木屋,比较原始的一个木屋,真的整个都是木头做的,没有WIFI,没有暖气,老板把我们领进去,交代说要取暖的话,可以去屋子旁边的柴垛上自己取木材在壁炉里生火!说完收完cash,就开着他拉风的四轮越野摩托飞驰而去。
饿的潜心贴后背的我们赶紧去找地方买东西吃,但是碰巧今天是一个法定假日,法定假日绝大多数的店面都关了门,也快餐店也都关了,Bud镇上只有一家快餐店开。于是三个人去买了一个性价比很高的PISSA,好大一只,才199克朗好像。之所以说性价比很高,因为确实很大,而且比较而言,一个汉堡就要至少125克朗,一个冰激淋好像也至少要45克朗,所以相比而言,这个披萨的价格简直就是无法拒绝,不由自主的就买了。三个人吃,还是没吃完。
没有WIFI,什么也做不了,洗完澡,大家就都睡去了。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小屋,再多住进来四五个人都没有问题,前提是没人打呼噜的话。。。
One response to “Powered by Nature –5/5”
“M档上,车子一直挂在2档上跑!”
车子哭了!真想踢发动机+变速箱踢你们几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