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wered by Nature-5/6
今年又来瑞典了,我估计来这里这次应该确定是最后一次了,不会再有下次了。这个所谓的游记居然烂尾快一年了,真的是Time Flies 啊。。。想不到2017年的三月份,还要补记一下2016年5月份的事情。当然也可以让它彻底的烂尾,不过想想还是有点可惜的,毕竟确实是一份真正难忘的经历。 猛然一想,我都不怎么记得2016年5月6号的行程了。仔细想一想,还是能够回忆起来一部分,应该是从mud小镇出发,途中遇到了整个行程中最为惊喜的盖朗厄尔峡湾,然后晚上住在布里克斯达尔冰川脚下。一大早就从mud出发,前往molde的港口,这一路上虽然感觉应该还属于大西洋的风貌,没有进入真正的峡湾地貌地区,但是已经是非常的漂亮。那种风光就是近处田园风光,不远处深湾湖泊,还有巨大的山体,并非那么的宏大的场景,而是有一些小家碧玉的轻巧精致的感觉。虽然我们都没有去过瑞士,但是认定这样的风光,就是瑞士也不过如此(土鳖??)。路上偶尔停了几次下来拍照片,但是不多,还是我和x轮流开车当司机,L负责当乘客。 盖朗厄尔峡湾是我们坚持想去看看的,据说是整个挪威最美的峡湾,没有之一。
-
Powered by Nature –5/5
5月5号的行程: 从特隆赫姆机场出发,一直往西南走,最终经过克里斯蒂安松到达Bud。走这一段路的主要的目的就是走一走著名的大西洋之路。大西洋之路这是X这次行程中最为期待的一个地方,是无论如何都要去的一个景点。这条路名气非常大,上网搜搜就听说曾被评为全球最值得旅行的公路之一。 不知道是因为昨天晚上在沙发上睡的不怎么踏实,还是因为对于未知的旅程潜意识里的期待,今天一大早6点不到就醒了,没睡几个小时,精神状态不是很好。过了一会儿,L和X也都起来了。因为从住的这个山顶到机场还有4公里的路,吃了个早饭,稍微收拾了一下,就赶着走去机场拿车了。不用跟老板打招呼,钥匙丢门口的箱子里就行了。几天后收到了老板的邮件,对我们很珍惜他的屋子很感激,说我们走的时候,把他的屋子打扫的一层不染,欢迎下次我们还来。实际上,对于我们来说,像他这样的干净整洁的屋子,我们还真的不好意思把它给弄脏了。 老板家的屋子上山顶上,出来的时候还很早,才七点多,外面一个人都没有,天气很好,就我们三个人在路上走着,花了快一个小时,一路下到山脚下的机场,中间还经过了一个名气很大的叫做Hell的地方,据说Hell火车站是一个最受旅客喜爱拍照的地方,当然了,这也不难理解。 到了机场,找了半天才找到了Hertz的租车点,心情忐忑的办理了租车手续,就怕没有驾照公证件人家不给租车,那此行就是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还好一切顺利,根本就没问公证件和翻译件的事,顺利的就拿到了车,标志的2008. 于是就很开心的就出发去特隆赫姆市区啦,反正去克里斯蒂安松也要经过特隆赫姆市区,所以就打算早上先去市区看看那个著名的尼德洛斯大教堂。 第一次在挪威开车,感觉还是蛮紧张的。 挪威的公路车道感觉要少,两车道是正常的配置(事实上后来进入山区之后,单车道才是正常的情况),而且感觉车道要比国内更窄一些,第一天的路比较的好,不敢确定,但是后面几天山区的路的车道,绝对要比国内的车道要窄。那种感觉真的是往右偏一点,感觉就要碰到边线,往左稍微偏一点,感觉就要碰到中线。而且加上对于交规也不熟,路线也不熟,还不认识路牌,总之上午开的时候感觉还是有点紧张的。 三十公里的路,开了快一个小时,终于到了市中心的尼德洛斯大教堂。挪威这边停车还蛮好玩的。最好不要乱停车。而要停停车场的话,很可能就是路边的一排车位,收费是肯定要收费的,但是操作上没有人来收费,需要自己去路边一个像电话亭的机器上操作,购买停车票,使用信用卡,很方便。比如说估计停两个小时的话,就买两个小时的停车票,然后把票夹在雨刮器上或者其他什么明显的地方,表示你已经买过票了。总而言之,买不买票,买多长时间的票,感觉上是全凭自觉了。我们一开始不会操作那个售票机,跟两个挪威小哥确认了几次之后才成功的买到了一个小时,好像是30克朗? 尼德洛斯大教堂一看就是有历史的,整个教堂外墙壁都是黑黑的灰灰的,仿佛是用来提示过来看的人它经过了多少年的风雨洗礼。因为是尖尖的教堂,而且外墙壁上的壁画很繁复,所以我猜它是一个哥特式的天主教堂(没有调查,完全是瞎猜)。说宏大也蛮宏大的,但是其实也没有那么特别的宏大了。我们里里外外转了一圈,吃了加油站买的超好吃的饼之后,买了邮票和明信片,就急急忙忙的上路了。因为时间也不早了。 出了特隆赫姆之后换X开车,两个司机都得适应一下车况和路况是不。出了特隆赫姆市区之后有一段是高速,然后开了没有多远,实际上可以说就进入了大西洋沿岸。基本的街景或者说路边的风光就是,路基本是沿着峡谷(或者说峡湾)走的。就是说基本上公路的一边就是峡湾,峡湾里的水,黑黑的,静静的。然后很多情况下另一边就是山体,这样的路实际上是这几天行程里很常见的形态,但是不同的是,第一天的路,基本上是贴着海平面的,路和水平面的落差很小,不像后来,有时候感觉是飞在天上的感觉。而且从特隆赫姆出来之后,最让我们震惊的是发现原来挪威的公路上有那么那么多的隧道,真的特别的多,一会儿就一个,有的隧道还真的很长。我们有时候就感慨,说这个路修的真的是不容易,难怪要收费,这钱收的好合理啊。说真的,看到那么多的隧道,真的觉得在挪威修个路太不容易了。 X开车适应适应路况和车况的,后来感觉她有点开上瘾了。。。可能是因为到了后来偏离了特隆赫姆之后,路上车子就非常的少,虽然路比较窄,但是好在是空的,随便怎么开都行啊。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边的路弯道非常的多,车子开起来还真的有那么点在赛车道开车的意思(这口气,明明想表达的意思是以前在赛道上开过??)。说到今天开车,还有一个比较糗的事。早上从机场开出来的时候,我就感觉这个车发动机的声音比较大,并且感觉动力不是特别的充足。我还在想果然标志的发动机事高转速发动机,噪音大。后来换成X开的时候,发动机声音还是很大,那感觉,基本上是一脚油门下去,发动机就像一头老牛,被鞭子狠抽了一下,发出痛苦又悠长的闷哼。快到下午两三点的时候,我坐在副驾驶,无意瞟见发动机转速居然稳定在4千多转,而那个时候时速最多就6,7十公里,吓了一跳。然后仔细研究了一下,才发现原来X跟我都把档挂在了M档上,车子一直挂在2档上跑!!难怪发动机总是发出抗议的怒吼,可惜我们还以为是它太弱鸡。 下午去克里斯蒂安松的时候,坐了这趟行程中的第一次轮渡。没什么具体的印象了,就记得收费是按人头收的,车子加上驾驶员有一个基本费用,然后多出来的乘客按人头收费。过了克里斯蒂安松,就是著名的大西洋之路,这是一条长达8(?)公里多的公路,通过好多座桥,其中就有那座最有名的看起来很吓人的断头桥,把好几个小岛连接起来。看攻略的时候曾经有人形容从峡湾地区的道路驶入大西洋之路的感觉是,豁然开朗,完全是一种不同于挪威峡湾地区风光的另一种美景。总之这个话听了就让人很期待的了。而且X之前有明确表示一定要走一走大西洋之路,我跟L的心理预期值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拉到很高。 但是过了克里斯蒂安松,我们开了好一段之后,才意识到已经是走在了传说中的大西洋之路上,之所以要好一段,是因为基本没有想到这条路就是预期很震撼的大西洋之路,明显就很普通嘛。那感觉是,开着开着,也怀疑了,按地图上的距离,大西洋之路应该就是这儿啊,再一想,不会不会,这里哪能是大西洋之路呢?但是事实就是如此。我们都觉得其实是很普通的一段路,有可能跟这天的天气有关系,有雾,整个天有点不通透。但是不管怎么样,感受就是很普通。包括那个很神奇的断头桥,实际上也是拍照角度的效果,在某个角度拍过去,那桥感觉就跟修到最顶上就烂尾了一样,拍出来很不错,实际身临其境去看的话,其实也就那样。 所以拍了很多断头桥的照片之后,我们就匆匆又赶路了,今天的目的地还在前方的Bud小镇,一个就坐落在海边的小木屋。后来最终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木屋,比较原始的一个木屋,真的整个都是木头做的,没有WIFI,没有暖气,老板把我们领进去,交代说要取暖的话,可以去屋子旁边的柴垛上自己取木材在壁炉里生火!说完收完cash,就开着他拉风的四轮越野摩托飞驰而去。 饿的潜心贴后背的我们赶紧去找地方买东西吃,但是碰巧今天是一个法定假日,法定假日绝大多数的店面都关了门,也快餐店也都关了,Bud镇上只有一家快餐店开。于是三个人去买了一个性价比很高的PISSA,好大一只,才199克朗好像。之所以说性价比很高,因为确实很大,而且比较而言,一个汉堡就要至少125克朗,一个冰激淋好像也至少要45克朗,所以相比而言,这个披萨的价格简直就是无法拒绝,不由自主的就买了。三个人吃,还是没吃完。 没有WIFI,什么也做不了,洗完澡,大家就都睡去了。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小屋,再多住进来四五个人都没有问题,前提是没人打呼噜的话。。。
-
Powered by Nature — 5/4
为了不至于这个日记又烂尾,还是贴几张照片上来。 5月4号的主要目的就是到特隆赫姆,待着,然后第二天就可以开始上路了。这一天其实按理来说其实没有什么好说的,因为晚上7点多才从斯德哥尔摩飞,到了特隆赫姆也要11点多了,然后就是到民宿睡觉。但是实际上还是有值得回忆的事件。 首先是航班,斯德哥尔摩飞特隆赫姆没有直飞的航班,需要到奥斯陆转机。定的是晚上19:15从斯德哥尔摩飞,一个小时左右就到了奥斯陆,然后换乘21:00的飞机飞往特隆赫姆,到特隆赫姆应该是在10:40左右。考虑到欧洲的航班就没有听说过误点,所以感觉这个将近一个小时的转机时间还是满充裕的。但是斯德哥尔摩飞奥斯陆的航班居然延迟了!而且延迟了接近一个小时!在飞机上的时候就在想,怎么办?要是真赶不上奥斯陆飞特隆赫姆的航班的话,那定的民宿,还有租的车子,都麻烦了!这才是真的出师未捷身先死啊!飞机上一路的忐忑,又没有带手表,不知道具体时间。下了飞机之后一看时间好像已经8点50了,赶紧查了登机口,一路狂奔过去。好在看到登机口前一长排的人在排队,心里面悬着的石头才终于落了地。原来后面的这一班航班也延迟了。。。 等飞机的时间里面,稍稍打量了一下奥斯陆的机场,发现虽然是首都的机场,但是看起来上真的好小。 可能等到快10点才上飞机,一路天都是亮的,应该是越往北边天黑的越迟,到了特隆赫姆已经11点多,天还没有怎么黑。好在之前在Airbnb上听老板说可以接机,就厚着脸皮叫他过来接我们,结果老板真的在机场等我们,寒暄了几句开着车带着我们上了他家。他家在特隆赫姆机场南边的一座小山的山顶上,一座很精致的别墅,而且风景和角度绝好。远眺特隆赫姆机场和山下的峡湾,一览无遗,毫无遮挡。老板把我们放下后,稍微介绍了一下,就自己上楼去了。他们家的这个住处,是我们此行中公认最好的一晚。不仅空间很大,租给我们的是他们家楼房的一层,里面装修很新很干净,而且需要的东西一应俱全,冰箱里面准备了一些牛奶和奶酪什么的,老板招呼说随便吃。。。厨房里面的餐具也是应有尽有。看了一下卧室,被子真软,床单被套什么干净到一层不染,老板说我们进来之前他刚刚送过去洗好。顺便看了一下卫生间,发现完全无槽点,perfect! 老板走之前说老板娘知道我们来太晚,给我们烤了几个面包放在桌子上,要是肚子饿了,可以尝尝。当时觉得这才是人跟人之间的该有的关系啊!虽然肚子饿,但是还是决定等到第二天早上当早饭吃! 到屋外看了一下夜景,就准备睡觉了,因为一晃就已经快一点了,第二天早上还要赶路。大房间的大床理所当然的给了X,我跟L窝在了小房间,谦让了一阵,我窝在了沙发上,关灯睡着了。夜里见识了L的鼾声,惹不起只能躲,拿着被子窝到了客厅的沙发上一直睡到了天亮。
-
Powered by Nature-挪威行程安排
行程安排无非是衣食住行,这一篇我决定要努力搞得专业一点。 背景 挪威的自然风光很有名。老早之前就听人说过,欧洲的自然风光,当属挪威和瑞士为最佳。挪威的自然风光,最出名的当然是峡湾,这是自然给这个国家独一无二的馈赠(怎么看到自然馈赠,就感觉应该是吃的。。。)。但是,实际上因为这个国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地貌,还有很多不同的自然景观也非常的美丽和震撼。高山,峡谷,荒原,雪原,海岸风貌,沿海小镇,极地风光,等等等等,挪威都有,我觉得也都不输峡湾。或者可以这么说,挪威的峡湾正是因为镶嵌在各种各样的惊人的地质地貌中,所以才那么美,那么特别。 不过这次没走过之前,我对这些印象也不深,所以当时规划的当然还是主要去看看峡湾,因为几年前去的松恩峡湾,我觉得其实也还好,并不是特别的震撼。后来上网查了一下,别人都说,松恩峡湾也确实并不是挪威最美的峡湾。所以这次去,我一开始的想法就是看看挪威那些真正美丽的峡湾。 然后在网络上搜索了之后,知道了挪威有四大峡湾的说法,分别是吕瑟峡湾,哈当厄尔峡湾,松恩峡湾和盖朗厄尔峡湾。这几个峡湾能在众多的挪威峡湾中被称尊称为四大峡湾,必定有各自的特点。各自的特点网上一搜一大堆,可以去看看详细了解。就我的理解来看,吕瑟峡湾我们这次没去,但是感觉上它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有布道石和奇迹石。而哈当厄尔峡湾的特点确实是一片田园风光,有点海边的感觉,而且周边植被郁郁葱葱。松恩峡湾只走了一段,这是号称挪威最长和最深的峡湾。后来特地查了一下,松恩峡湾的东边实际上是挪威海拔最高的地方尤通黑门山(Jotunheimen),北欧的最高峰格利特峰(2469m)以及最高的那几座山峰都在这一块,难怪这里的峡湾是最深的。然后盖朗厄尔峡湾,不用说,这确实是最漂亮的峡湾,我们走过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峡湾,这是唯一的一个被峡湾本身给深深的震撼到的地方,难怪这个峡湾也被公认为挪威最美的峡湾,当然没有之一。 当时我们的计划就是既然这四个峡湾是号称四大,那就走完这四个峡湾呗。当然其实做这个计划并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是最有名的,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看,在4,5天的时间里走完这四个峡湾也还是有可行性的,因为这四个峡湾相对还是比较的近,集中在挪威的中南部,基本上是从南边斯塔万格(Starvanger)起,到挪威中部的斯特林(Stryn)地区。今天在必应地图上(如果能用google地图,当然还是会用Google地图)标了一下这四个峡湾的位置。看看下面的图就知道它们并不是很分散,相对来说距离隔得不是很远,对于短期自驾来说可操作性比较的强。而且在四个峡湾之间,遍布着好多条挪威国家旅游公路,路线安排起来也会比较的丰富和充实。大致上路线安排的只要不是太绕的话,应该不超过1000公里,可能在800公里左右。 当然具体规划的时候,因为各种各样其他的原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有需求要走北边的大西洋之路,然后基本上就要到特隆赫姆(Trondheim),这样的话行程要增加,所以舍弃了吕瑟峡湾那一段,也就错过了布道石和奇迹石以及吕瑟峡湾到哈当厄尔峡湾之间的国家旅游公路。最终我们安排的路线是由北往南,从特隆赫姆出发并最终经过哈当厄尔峡湾到卑尔根结束。 五月初游挪威要注意的地方 温度和天气 2016年的5月份,挪威中部的气温实际上偏高,应该说很高。我们四月份查当时特隆赫姆或者卑尔根的天气,基本上温度范围在最低温度0度以上,最高温度10度以下,应该还是算蛮凉的,但是我们五月初出行的时候,温度突然就上去了,我们最后5月9号到卑尔根的时候,那天的最高气温甚至到了24度,这当然是比较极端的一天。不过今年的气温整体上据说比往年偏热,整个行程中的温度最高气温一般也在十五六度。当然不同的地区,不同纬度,不同海拔,气温会有差别,但是从我们的感受来说,整个途中真的没感觉到冷,带上一件带抓绒的冲锋衣就绰绰有余了。这主要还是用来应对早晚的低气温。而且我觉得,虽然挪威中部早晚温差比较大,但是就今年的实际情况来说,早晚也并不是很冷,带上冲锋衣主要是抵挡一下风和雨。有的时候风还不小,而且挪威的雨,随时就来。 然后挪威的天气有一个很多人说了很多次的特点,就是全年雨水特别多。据说在卑尔根,全年的三分之二的日子都是在下雨,中部其他的地方可能没这么夸张(?),但是基本上雨水多是这个地区的普遍的特点。而且有时候雨水说来就来,说不定说走就走了,比较的任性。所以,带衣服鞋子的话,带上冲锋衣和防水的鞋子会比较的方便。但是,我们这次的行程非常的幸运,连去机场接我们的民宿的老板都说我们很幸运,在我们的行程的这几天,从北到南,几乎没有碰上下雨天,只有一天下了一阵子的阵雨,连车上的尘土都没有完全冲干净。但是挪威多雨,有这样的常识提前做准备应该还是蛮有帮助的,剩下的,运气好坏,就交给老天去吧。 封路和停航 挪威旅游观光,不光是自驾,包括跟团旅行,各种形式的旅行,大家都说7,8月份是最适合的季节。这当然是因为北欧的春天来的比较晚一些,7,8月份的时候正好天气温度都合适,而且花草茂盛,绿树成荫,风光一片大好。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7,8月份,基本上所有的路都通了。所以七八月份,想去哪里就可以去哪里。 实际上,挪威的公路封路是一个很普遍和很实际的现象,但是我们之前查攻略的时候,别人的行程很多就是在规划在7,8月份,所以他们就没有遇到这个问题,也不会提到这个事情。但是,因为挪威本身的地形就是到处都是山,到处都是峡湾,所以公路基本上就是各种盘山公路,然后还是连绵不断的隧道和连绵不断的弯道,因为总是在盘山,不是在上山,就是在下山,所以弯道就是连绵不断的上坡和下坡。路面很窄,基本上是一车道,而且很多的时候,路的一边是山壁,另外一边就是深谷,要么就是峡湾。这种路实际上还开起来还是蛮危险的。尤其是在翻越山头的时候,海拔比较高,秋冬或者春天的时候基本上没法通行,网上摘了两个精灵之路那边的图就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现实情况了。 第一张图是精灵之路,没错,就是这么任性。第二张是冬季被积雪覆盖的精灵之路,看见没,就是这么牛掰。这路根本就看不到,完全没法走,清路车正在作业,问题是即使清路车在这样的情况下,清出了一条路,你就敢走了吗? 实际上挪威不同的路段,会有不同时间段的winter season.在这个阶段,是整个封路不让通行的。像上面的精灵之路,我们查了一下,应该是一直从去年的11月份到今年的6月中旬都处在封路阶段,不让通行。不同的路,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封路时间段不一样,还有的路本来解封了,可能因为突然又降了大雪或者其他恶劣的天气,又重新封起来的情况也有。所以做攻略的时候,在5月份这么个尴尬的季节,一定要查查看想去的路线是不是有封路的情况,本身挪威地形复杂,有可能从A到B只有这么一条路,如果没查清楚封路情况,等到到了封路的点才发现不能通行的话,那就进退两难了,甚至会有危险。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事实是,在挪威有好多的轮渡。不像是国内,轮渡有时候只是一个可选项,好多的时候你还可以选择过桥。但是在挪威,好多时候,轮渡是一个必选项和唯一选项。这应该也是因为这个国家特殊的地形的关系,整个国家被无数的峡湾切割成一块一块彼此隔离的陆地和孤岛,支离破碎。要想跨越这些隔断,有些地方根本就不适合建桥,在这个人口才3-4百万的国家,有一些地方根本就没有必要建桥。所以,就有了好多的码头,一班班的轮渡往返于之间。有一些轮渡是某些线路的必经之地。但是也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轮渡,并不是全年都开的。有些可能是由于季节的原因,冬天路都没了,车都没法在路上跑,轮渡还开了干嘛?还有一些轮渡,带有观光的性质,只会在一年的特定的时间段开放。所以,安排线路的时候,一定要查好经过的路线上都有哪些轮渡,以及是开放状态还是关闭的状态。 在挪威开车 我觉得在挪威开车还是蛮需要注意的。 这里的路况比较的特殊。交通要道可能相对而言路况还比较好开,但是我们没怎么走。景观公路或者普通的公路开起来就需要格外的小心。因为这里,至少在我们走过的这一段挪威中部,地形就是好多的山,然后还有加上镶嵌在山地中间的劈开山的一条条的峡湾。有条件的地方都开了隧道,这边的隧道特别的多,有些的隧道还特别的长。可能有些地方只能打隧道,要不然路通不了。除了隧道,路基本上就是盘山路,从山脚一路弯弯绕绕爬上山头,然后从山头再弯弯绕绕的驶下来。夸张一点的说,几乎没有100米的路是直的和平的,到处都是陡弯(实际上也有一些路是在两面高山的峡谷里面,这种路况就很好,而且也很享受)。在这样的路上开车,不是熟手的话还真的要小心,就是熟手的话,也得时时刻刻集中注意力。而且,挪威的路可能因为修起来特别的难,基本上都是单车道的路,一条路双向各一车道,而且车道比国内的要窄,给人的感觉是,只要稍微往右偏一点就要压到路牙,只要稍微往左偏一点就要压到中线。这也要求一路上都要集中精力,不能有一刻的分神。这一点的难度在于,整天开车的话,很难做到时时刻刻都集中精力。所以有条件的话尽量不要一个人一直开车,最好有人能轮换着互相backup. 还有一个我觉得蛮庆幸的就是稍微了解了一点点当地的驾驶规则,这在行程当中还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虽然只是了解了几个知识点。比如说,在北欧开车,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法律规定都是要一直开着车灯的。在遇到转盘的时候,驶入转盘的车是需要等已经在转盘里的车先行,然后再进入转盘。还有如果没有交通指示的会车地点,主路上的车是有优先权的,支路上的车要等主路上的车通过才能通过。挪威的一般的原则是会车时,右手边的车具有优先路权。但是如果有行人在过人行道,行人具有优先权(或许这一点并不是规定,而是车子都习惯性的让行人?)。还有一些路牌,跟国内的也不一样,如果能够提前学习认识一下的话,对于出行,帮助会很大。为什么懂一点基本的交规比较重要呢,我觉得是因为挪威的车主都非常的遵守交通规则,所以该让的时候就让,该占有路权的时候也一点不含糊,因为他知道其他车辆肯定会遵守交规让他先行。所以我们在经过转盘的时候,一般都看到准备进入转盘的车特地在路口停下来,等转盘里已经进入的车经过了再驶入转盘。我们有一次准备进入转盘的时候,另外一个同事开的车,一开始不熟悉,转盘里面左手边有一辆大货车正开过来,我们想先插进去,结果把我们自己和大货车都吓了一大跳,差点出事情,因为货车根本没料到我们会想抢在他前面走,而我们的车刚探出去一个头,发现货车根本没有减速的意图直接就冲过来了,自己也吓坏了。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挪威各个路段的一般都会限速,而且好多路都是限速60,80什么的,千万要注意不要超车,据说被拍到超车的话,罚款是3000-5000克朗。当然挪威也是文明执法,在快到拍照点的时候,路边会有路牌,上面会有很明显的照相机的图片,提示你前方测速。不过不仅仅是金钱上的考虑,为了安全起见,还是遵守限速规定比较好,因为确实比较危险(但是,就我们所见,好多挪威人开车其实开的非常的快)。 所以我觉得在挪威开车,一个是要稍微了解一下基本的交通规则,熟悉一些路牌,然后第二点就是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因为这边的司机对其他车辆的的预判都是基于大家都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的。 购物 购物没什么好说的,只是有一点要注意的,也是正好被我们碰上了。在挪威的公共假日,几乎所有的店都是不开门的,包括超市和绝大多数的饭店快餐店。所以如果行程里有挪威的公共假期的话,最好提前一天把要准备的吃的用的都准备好了。如果实在没有准备的话,可能有一些加油站能够买到一些吃的喝的东西。这里说的公共假期不包括周六周日在内,周六周日超市什么的还是开门的。 做攻略参考的网站资料 路线相关以及挪威介绍: 挪威旅游局官方网站 National Tourist Routes 飞机航班相关: skyscanner 挪威航空(Norwegian) 北欧航空(SAS) 公路和轮渡相关: 挪威交通部官网 ★实时路况和轮渡信息的地图显示 fjord1 租车相关: 租租车 Hertz AVIS SIXT 参考的攻略: 攻略1 攻略2 攻略3 攻略4 攻略5 攻略6 攻略7 租车 我们的行程是从斯德哥尔摩飞到特隆赫姆,然后从特隆赫姆取车开始由北向南走直到卑尔根。所以就在特隆赫姆租车。在特隆赫姆机场取车,然后回头再到卑尔根机场还车,这样的方案最简单便捷还省事。…
-
Powered by Nature — Norway
本来没有去挪威的念头,因为没有假期。要出去转的话,只能趁着周末,时间上根本就不够。实际上周末出去转的话,除了去城市里面呆着转转,其他的活动基本上都来不及。 后来过来的出差的同事X说,5月4号居然还有一个公共假期,周四周五连放两天。那么加上周末就有了四整天的时间。而且第二周的周一晚上X回国,我们周一没有安排,所以也可以占用周一半天的时间。 听到这个消息,感觉就像炸了锅,突然生活好像就多出了无限的可能性。。 好吧,这么多天就这么在宾馆呆着,也确实是太颓废了,那就安排安排去哪儿玩吧?之前跟L吹过牛,所以他特别想去南欧看看。我还想再去挪威,11年仓促的走过挪威缩影,就觉得这地方太棒了,而且听说其实挪威缩影这条线路只是方便而已,谈不上是挪威风光的缩影。X说去挪威她没意见,不过她同时也特别想去瑞士看看。 Anyway,L对于去南欧其实并不是特别的坚持,X的瑞士的行程看起来机票的时间点也不是很合适,所以最后还是决定去挪威来一个短期的自驾游,Yeah!! 然后,就是计划了。基本上是我和X做的攻略,查路线我在行。L说什么路线他都follow。 我觉得follow是一个特别明智的选择。不得不说,做攻略真是一个特别煎熬和工程量浩大的事情,尤其是像我们这样时间有限,但是挪威可选项又特别多的情况下,而且还得考虑机票,住宿,每天驾驶时间什么的,特别的麻烦。查地图,查攻略,看路况,查机票时间价格,每天白天上班都有点心不在焉,夜里搞到十一二点,连续查了一个礼拜之后,人都快崩溃了,但是连行程从哪里开始,从哪里结束都没有定下来。到后面,L都觉得我们好像要放弃这个计划了。 其实现在想一想,主要是有几个难点同时存在,导致这个事情安排起来很复杂。 首先我们的时间并没有确定下来。周四周五周六周日四个整天不假,但是去和回的时间确定下来比较麻烦。X其实周三下午就可以动身了,事情基本上也处理的差不多了,我跟L周三的工作安排没有确定,有可能下午也没安排,有可能下午有安排。所以这也就有了不确定性。因为我们的时间有限,所以如果能够周三下午争取到半天的话,那么行程的安排会轻松一点。但是如果周三下午有安排的话,那么没办法只能是周三晚上飞过去了。但是周三的安排一直都没有确定下来,最后保险起见,还是决定周三晚上走。 还有一点是从哪里出发,到哪里结束。这一点实际上是最难的(后来起点和终点定下来之后,所有后续的安排很快就搞定了),因为这件事并不是看起来那么的简单。查了不少其他人的行程,包括自己也去好多挪威风光介绍的官网上看过,发现比较适合我们这4,5天的行程的,就是“特隆赫姆-斯塔万格”这一条线了,北方的话,风景比较的分散,而这一条线经过的挪威国家景观公路还蛮多的,属于经典的行程。去特隆赫姆主要是因为克里斯蒂安松那里有著名的大西洋之路,去斯塔万格则主要是因为有著名的布道石和奇迹石。但是特隆赫姆和斯塔万格之间,如果规划比较多的国家景观公路的话,总计行程超过了1200公里,而在网上看别人给的忠告都是,自驾的话,一天的行程应该控制在200-300公里之间。这么一算,怎么都来不及走完这个全程。何去何从,怎么取舍呢?L有一个念想,不要只是开车在路上走一圈,要去野外实地活动一下,那么什么kayak啊,冰川徒步啊什么的,对于我们来说,时间都来不及,唯一有可能的就是在斯塔万格花半天的时间爬爬布道石。X也有一个念想,就是一定要去大西洋之路走走,感觉走大西洋之路是她的主要念想。有了这两个念想,不管我自己还有什么念想,就已经让安排行程变得焦头烂额了。那么如果非要从斯塔万格走到特隆赫姆的话,要么就得每天都快马加鞭的赶路,要么就必须得绕近路,而如果绕近路的话,实际上就没什么意义了,因为这一条线之所以有名,就是因为线路上有好几条国家景观公路,坐船什么的绕开这些路,那干嘛要走这条线路呢。而赶路的话,首先我们对于路况并不清楚,是不是能赶的到就是一个大问题,而且会不会出行体验很差也是一个问题。总之很纠结。而且,有一阵子我们似乎决定下定了决心,就赶路走这一条路,那么有面临另外的一个问题,出发是从特隆赫姆往南呢,还是从斯塔万格往北?因为要考虑到L的爬布道石的念想的话,需要有至少半天的时间。这半天的时间在我们整个的4整天的行程中,怎么看都是一个很尴尬的存在,因为即使赶路的话,4整天也很够呛,就更不用说还要扣掉半天徒步的时间了。所以后来我想了半天(好吧,应该是好几天),如果要徒步的话,只能是周三下午,或者下周一上午徒步。所以,如果我跟L周三下午没有工作安排的话,我们就可以下午飞到斯塔万格,然后顺势就爬了布道石,然后周四就一路往北赶往特隆赫姆。但是如果周三下午没法分身的话,就只能是周三晚上飞到特隆赫姆,然后一路往南。周日晚上到斯塔万格,住在布道石山下附近,然后周一早上爬布道石,中午回斯德哥尔摩。但是即使是赶路,我们来得及吗?真的有必要全程赶路吗?最终还是说服了L放弃了爬布道石的想法,在行程当中我们再安排一些实地的活动。那么如果不爬布道石,其实就没有必要必须从斯塔万格走或者到斯塔万格终了(有一阵子其实也想了从斯塔万格走,但是不到特隆赫姆,因为大西洋之路是在克里斯蒂安松,克里斯蒂安松本身是有机场的,而克里斯蒂安松到特隆赫姆之间有300公里的里程,曾经考虑过直接从克里斯蒂安松回斯德哥尔摩,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机票的时间和价格不合适,而且在克里斯蒂安松我们去的那天,似乎租不到车),我们可以改一个短一点的路线。后来又纠结了半天,决定还是选“卑尔根-特隆赫姆“这一条线路,google上测量了一下,我们想走的路程大概800-900公里,算是一个能接受的距离,每天开车不会很累。而且L也没有去过卑尔根,也想在卑尔根看看。于是就这么定了。然后考虑到机票的价格和时间,我们决定从北往南走,从特隆赫姆出发,到卑尔根结束。 我发现自驾游,旅程的起点和终点,这是属于大方向和大策略,基本上能够定下来的话,攻略就已经做了有一大半了,这也是体现创造力和决断的时候,虽然整个过程回很煎熬(可能这跟每个人做事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后面的所有的安排,每天怎么走,具体的路线,哪里住,等等等等都是小的细节,不是说不重要,只是基本上就是按部就班的做填空题和选择题。 11年跟同事只是在周末走了一下快餐化的挪威缩影的行程,我到现在还记得当时是多么的震惊。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漂亮的地方?记得在Voss车站等车的时候,看着那边的一个什么湖,我就这么问过自己。还有峡湾沿岸山坡上以及卑尔根市区的那些超美的颜色各异的别墅,特别的让人爱不释手。还有坐火车从平地爬升到高原的时候,平地还到处是一片初春的嫩绿,结果爬升到高原之后,满眼看去都是白雪茫茫的山头和冰封的雪湖,这种强烈的冲击特别的让人感慨自然的瑰丽和神奇。还有大巴从Gudvangen的盘山路曲折而下的时候,好多的瀑布好像就那么随意的从山顶直泻而下,要么在就在路边,要么就在对面,要么就是在转过弯道的那头。从没想过,这样的自然,会跟生活这样的近距离。相对比而言,对于最著名的峡湾,到不是特别的有感觉,可能就像别人说的,松恩峡湾并不是最美的峡湾的缘故。可惜我的烂相机也是在那次坏掉了. 只有几张拍的很烂的图,虽然时间戳是5月9号,实际上应该是5月20号。 [metaslider id=1879]
-
说点什么呢
这几天一直想说点什么。也想说说这次出差的感受,这次出差其实感受还是蛮多的,可是想想发现又没个头绪。也想整理整理去挪威的游记,这次去挪威玩,感觉还是非常棒的一次体验,挪威的风光绝对是我喜欢的那种大气震撼的风格,而且途中的经历回想起来也感觉很怀念。不过感觉路程好长,事情好多啊,得要慢慢的准备啊。 还是说说林雪平这个小城市吧,这个相对来说还比较的简单一点。 4月10号是第一天来到林雪平,当时就发现,林雪平的天真的是美。之前去斯德哥尔摩的时候就觉得斯德歌尔摩的天好美,然后整天的拍斯德哥尔摩的天空。来到林雪平才发现,这里的天好像比斯德歌尔摩的更美。我自己也说不出来到底这只是一种主观的印象还是基于事实的真实判断。总尔言之,来到林雪平的第一天,就喜欢上这里的天空了。而且从宾馆的落地窗户外面的风景配合着建筑,感觉也是非常的好。从此只要有机会,每天都会在回到宾馆之后,打开窗户拍几张窗外的风景。 刚到林雪平的时候,因为每天要坐公交车去上班,所以买了一个月的月票,但是后来我们从头到尾只用了三次,第一天上下班加上第二天上班是坐公交车去的,第二天下班比较早,而且我们也发现公司到宾馆其实也没多远,而且其中有一段路,头一天到林雪平的时候,闲逛的时候就已经走过,有一点印象。所以就决定走一走,一路走回去。从此以后,就再没有坐过公交车,每天上下班都是走路来,走路去,因为喜欢这里的田园风光,喜欢这里的蓝天白云,也是因为时间比较充足,同样也因为没什么其他的事情可以做吧,走路的话,去一个小时,回一个小时,无形中也打发掉了时间。一开始也有新奇的原因在里面,每天就想挑不同的路线走,后来就有了惯性,每天不走路上下班就还觉得不习惯。有一次跟Joakim说起来,说我们每天来回都走路,他好像有点惊讶,不过他也没有多说什么,我当时就觉得有点奇怪,为什么呢,因为每天我们都能在各个时间点,看到有人在跑步,所以我们理所当然的觉得瑞典人应该很理解我们这样的行为,看到Joakim表示有点不理解,我自己感觉也很意外。 不过后来我想了想,我觉得大致上还是能够理解自己的行为以及Joakim惊讶的原因的,主要的可能是因为我们生活状态和心态的不同吧。怎么说呢?似乎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世俗的生活状态,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是这样世俗的生活状态。在世俗的生活状态里,人们生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里,看到的大多是自己的欲望和自己的烦恼,所做的大多数的事也都是追逐自己的欲望和解决自己面临的烦恼。怎么说呢?就比如说,我们有一个新来南京没多久的同事就说,南京有好多风景很好但是也不很出名的地方,比如A,B,C,D,E。我听了就很惊讶,因为,他说的这些地方,像我这样在南京学习生活了这么多年的人,居然都不知道!这太不合理了,正常的逻辑难道不应该是在一个地方呆的时间越久,对一个地方了解的越多吗?再想想,发现还是合理的,因为在我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世界里,去追寻这样的风景好的偏僻的地方,就不是生活的主题。我们的主题是哪里有好吃的馆子,最近有什么好看的电影上映,上班上网,下班上网,生病了去医院看病,找人聊天打牌,为了健身或者减肥跑跑步,爬爬山,有了烦恼找人倾诉或者喝点闷酒,为了小孩报各种辅导班。这样的生活才是正常的世俗的生活,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在这样的状态下,具体在哪个城市生活其实不重要,而且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也无所谓(当然也会需要考虑就业什么的),因为除非刻意,正常情况下我们也不会去关心这个城市本身,我们关心的只是自己内心的需求和烦恼,而这样的需求和烦恼,无论你生活在什么地方,实际上都差不多。所以我想清楚这一点之后,就很能理解我的那个新来的同事,他刚刚来到南京,刚刚离开他自己世俗的生活状态,在南京的世俗生活状态还没有完全占据他的生活,所以对他来说,视野还是开阔的,这个城市的新鲜感还很有吸引力,吸引着他去探索。而且我相信,不久之后当他的生活稳定下来,世俗生活完全占据他的生活的时候,这个城市本身对他来说也会慢慢的变得不可见。可能有一天,他也会像我惊诧于他一样,惊讶于另一个新来的人对南京的了解如此丰富。 在林雪平我有机会印证了这个观点,因为有一次我跟一个当地人说,RydSkogen那里有一个街区,在那个街区里都是漂亮的五颜六色的房子,很美。他想了半天,居然好像并不是很清楚。这可能正是因为他是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世界里的缘故吧,而对于我来说,则是放下了自己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一个过客偶尔来到林雪平,所以对外部的世界充满了新奇感。我俩处在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所以观察的角度和重点也完全不一样。 对于Joakim的惊讶,想一想的话,我觉得其实好像也可以理解,从他的角度来说,每天上下班花个两个多小时在路上,只是走路的话,实在是一种浪费时间,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干什么不好,为啥要浪费在路上呢?如果想要锻炼身体的话,那花个半个小时跑跑步,然后其他的时间可以用来看看电视啊,可以喝喝啤酒啊,可以和朋友聊聊天啊。确实是这样,我想了想,如果是在南京的话,如果有谁跟我说他也花两三个小时只是在路上走,我也会觉得好奇怪,难道有这么多这么闲时间吗?还有好多正经的事情都来不及做呢。所以你看,同样的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想法差别还挺大。在我们的日常的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是我们的日常,就像之前说的,这其中的一部分可能是我们的烦恼,我们不得不去解决,这其中的一部分也可能是我们的欲望,我们总想着去获取。这些事情就是生活的必需品,它们多到已经能够完全占据我们所有的生活,以至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视线只能够关注以自我为中心的这些事情上。但是如果偶然有机会跳出这样的一个生活状态,比如说出差。这时候我们那些原先的烦恼似乎变得有点模糊,而我们那些欲望又变得好像没有那么急迫。这时候我们似乎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开拓自己的眼界,视线能够放到自我以外的地方。 而一旦视线能够放开一点,同时时间又比较充裕的话,应该就会发现,原来有那么多的美。在林雪平,上面这两点都不是问题。 我最喜欢的是林雪平的天,但是我感觉我根本没办法把我的感受描述清楚。这里的天总是变化多端,一天跟一天都不太一样,甚至前一个小时和后一个小时差别也会很大,但是不管怎么变,这里的天总是那么通透干净,看得远。我甚至觉得如果我站得高一点,说不定能看到斯德哥尔摩也说不定。可能是因为这里的太阳和云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排列组合,所以经常每天都能呈现出不一样的美丽。我觉得我没法通过语言描述这些细节。还是待会看看能不能上传一些图吧。 我也喜欢林雪平的森林,去的比较多的森林就是在公司和宾馆路途中间的两座,一座叫VallaSkogen,一座叫做RydSkogen.经常下班的时候会经过VallaSkogen,里面有很多的小路,基本上我们都差不多走遍了。然后周末的时候有时候会去RydSkogen里面跑步或者散步。在森林里面行走,这个行为本身其实已经蛮舒服的。而且因为季节的原因,四五月份,森里里面还有成片的开放的一种说不出名字的小白花,就满满铺在树林里(好像北欧这边树林子里面开的都是这种白色小花,去挪威的时候发现那边也都是长的这种花。)。还有星星点点点缀在各处的紫色的小花。但是这次在林雪平,最喜欢的还是森林里用松木屑子铺成的小路,这种小路不是到处都有,树林子里面大多数的路还是土路,只是有时候会有一段松木屑小路,这些路都是被精心整治过的,显得都非常的规整,走在上面的感觉特别的舒服,套用一句广告语,软软的,很贴心。那种感觉难以用语言描述,只要我走在上面,我感觉脚步就轻盈了起来,彷佛身体也变得轻盈,有一种想蹦蹦跳跳的冲动,似乎走在这样的小路上,正在听的歌节奏也变得更加的欢快,心情也莫名其妙的好了起来。恩,就是这种感觉。 来林雪平之前,大家都说林雪平就是个农村,那感觉似乎整个林雪平就是个乡下。但是实际上林雪平的城市和乡下的风貌其实差别还是特别的大的。我个人觉得林雪平的乡下特别的美。有一个周末,我跟同事租了宾馆的自行车,一直向南骑了快二十公里出去,最远到了一个叫做Skeda Udde的小村子。这一路上的风景真的是漂亮的没话说,有弯弯曲曲的小路,有森林,有湖泊,有农田,还有偶尔点缀在空旷田野上的别墅。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算了,又写不下去了,这个博客拖的时间太长,真的是一点最初的感觉都找不到了,就这样吧。总之,作为一个过客,能够以一个过客的心态,在林雪平这个城市呆上一个月,慢慢的体会它的自然的美,我觉得还是很大的一个收获。 [metaslider id=1946]
-
补记一下2016年初的这场雪和低温
前两天下雪了,天气预报还预警了,表示可能会有暴雪。大家都还蛮期盼的。按照一个同事转的段子的说法是,南京人民等待暴风雪的心情是:像一个初恋的少女等待男友,怕他不来,又怕他乱来。。。 可是,雪虽然是来了,但是并没有期待中的暴雪,20号夜里下了一夜的雪,没怎么积下来,21号很快又化掉了,本以为不会再下雪了,结果22号又下了一下午带一夜的雪,但是第二天一看,虽然积下来了,但是规模也不大。所谓的暴雪,真的没乱来,但是也没来。。 但是,天气预报中的预警的另外一项,却是扎扎实实的来了,一点没犹豫,那就是降温。天气预报号称要降到零下10度,结果今天真的就到了零下10度。在我的记忆中,好像除了在斯德哥尔摩,在南京或者老家的冬天,就没有经历过这么低的气温。对零下10度的体验是,真的冷,屋外就不是人待的地方。今天出去的时候,还好带着帽子,脑袋和耳朵是没问题了,但是忘了带手套,结果发现双手裸露在空气中就一会儿,那都是一种无法忍受的痛苦,而且冷风直接呛得几乎不能开口说话。江苏这边的人还真是没有见过这种世面,真的是有点吃不消。还好这个天气就持续两三天,很快就要回温了。快暖和起来吧。 贴几张去翠屏山赏雪的照片,翠屏山上的雪还是蛮好看的。昨天大早上跟晓舌去看的时候,满山的大雪(虽然没那么大),还发现一个老外,就穿一件短袖和短裤,在翠屏山上跑步!真是服了。
-
深秋了
今天又去了去年离开斯德哥尔摩之前去过的那个内海岸边的半岛Saltsjöbaden. 秋天的景色还是那么的美.可惜时间真的有点太晚了,不过虽然是烂秋的景色,依然感觉很不错,能够想象如果10月除就能来的话,那时的斯德哥尔摩该有多么的美. 看着有人骑着车从路上驶过,看着就觉得很爽.唉,在这儿,要是有一辆自行车,那真的就爽翻了.只是靠11路公交和公共交通系统,对于在斯德哥尔摩这种郊外景色极好的地方,其实不能尽兴. 如果下次还有机会过来,一定带一辆自行车过来,或者去大学里面买一辆二手的.
-
Peppe’s Summer House一日游
Peppe昨天打电话过来,说如果我今天有空的话,跟他一起去他的summer house转转吧. 我说,当然有空了,周末闲的蛋疼,都不知道该干嘛.他说,能够理解,上次他去南京的时候也是一样.那就这么定了! Peppe算是瑞典中当中相当不错的一个人,去年去南京的时候,Franks也只是带着他去买了点东西,他回来还念念不忘,今年去南京的时候,还特地找Franks小聚了一下.他在南京的时候,也就是随口说说,说他的船要是下水了,可以带我去他的Summer House转转.他的summer house是建在一个小岛上的.所以要有个船才能去.我当时也只是当他随口说说的,前一段时间他说他的船下水了,没想到还真的叫我过去玩.上次还带我们一帮中国人一起去吃饭,虽然说他的老婆是台湾人,不过在这个很看重个人时间的过度,这其实也够意思了. 中午吃完饭,我就到Odenplan他家那边去找他,然后搭他的车一起去他的Summer House.他的车还真的满拉风的,虽然是一个很老的二手JEEP,但是拉风程度丝毫不减.一如他的外表…上次到南京,大家看到一个扎小辫子,穿紧身牛仔裤,搭尖尖皮鞋的老头,纷纷都表示很酷,很有型. peppe的脾气其实还是很坦率的那种,在车上我们聊了很多,从公司,到国家,到爱好.我越来越觉得,这个老家伙其实人真的很不错.对公司,其实他做了很多不是他份内的事情.而且这个家伙好像还是个老愤青,说待在瑞典,每天读新闻,都会愤怒的要死.每天都有很多很傻很无聊的事情发生.我说,什么地方都一样.他接着说了个让我差点从车上掉下去的话,他说,我在台湾,在南京的时候,就觉得很爽!…我说,那是你不懂中文,你要是懂中文,肯定肺都要气炸掉…以前就知道Peppe的爱好很广泛,喜欢DIY各种东西,后来再他的summer house才知道,原来他不光能折腾汽车,折腾船的引擎,而且他的summer house的改造,都是他一个人搞的,真的是全能型选手! 大概开了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到了他停船的码头.后来问他,才知道,这里离斯德哥尔摩市区有大概30公里的距离,这里已经属于Vaxholm市了. 这里是Peppe的船的码头.他的Summer House很近,就在对面的岛上,大概也就直线距离几十米. Peppe的船其实之前我就看过,貌不惊人,但是其实船的引擎还是很大的,性能应该相对来说很不错.因为旁边也有很多其他的船,但是感觉Peppe船的引擎算是比较大的. 其实码头对面的那个小岛就是Peppe的Summer House,不过因为这边一整片都是水域,所以他带我开着船去水上飙了一把.好爽!我以前从来没有坐过这种船,所以速度起来的时候,还是很震撼的,尤其是速度快起来的时候,就像电视中看到的那样,船不断的会腾起到空中,然后掉下来.搞的我真的还紧张了一阵,不过后来就习惯了,觉得确实很爽,Peppe最喜欢听的是加速时引擎暴躁的声音,果然是搞DIY的.我觉得很爽的是,在水面上急速转弯的那种感觉,明显的漂移的感觉很明显,当然也很爽! 其实他的Summer House就在Vaxholm了,因为其实Vaxholm市其实也是一个岛,就在他的summer hous后面的一个岛上,船转了一圈,就看到了.也没有仔细看,就开着船转了一圈.比较奇怪的是,有一个Vaxholm Castle,居然是在一个小岛上围着岛建了一圈的工事.这种工事,被人围起来的话,不是等死么?下面图中的右边那个圆圆的就是那个Castle. Peppe带我飙了一圈之后,就去他的summer house了,路上还遇到一个邻居一家在BBQ,他还停船去聊了聊.一直以为瑞典人之间还是比较冷漠的,但是实际上,可能是有外国人的原因,本土的人之间,关系还是很不错的. Peppe的Summer house 据他说因为他现在在装修,所以搞的比较的乱.我进去一看,确实是很乱!!不过这种小别墅,真的是很爽啊,又有地下室,地下室是Peppe的工作室,里面什么都有,还有二层的小楼.什么时候我要是也有这么一个小屋子,也满爽的. 不过很意外的是,Peppe的妈妈住在这个房子里面, 老人估计得有70好几了,满屋子的中国的东西,据Peppe说,她去过中国两次,也去过台湾,很喜欢中国的小摆设.我觉得很诧异,他的妈妈应该不会一直住在这里面吧,但是也没好意思问. 他家的周围还是有很多的邻居的,他的summer house所在的岛其实并不小,据说长度有三公里.我们后来出去转了转,碰到了好多的人,这边的人可能因为一直住在一起,关系都比较的不错.岛上还看到了很多的小鹿!!真的是小鹿,不过没有人去捕猎,因为不允许,不过我觉得也蛮好的,很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思. Peppe邻居家的一点也不怕人的猫,而且这只猫长的很肥. 下午四点多就回来了.Peppe说跟我去喝咖啡,我说算了,直接就回家了.饿死了,回家赶紧搞了点饭吃了吃.一下午的旅程结束了!
-
Norway in a nutshell
上个周末参加了norway in a nutshell的一日游. 路线是紧凑而不紧张的. 周五晚10点半的夜行巴士从斯德哥尔摩出发,周六早上6点到达奥斯陆. 然后搭乘早上8点13分的火车,从奥斯陆经过大概5个小时在将近下午一点的时候到达高点Myrdal. 然后在Myrdal转乘Myrdal到Flam的小火车,一路下降到达小镇Flam. 然后在Flam坐船游览了松恩峡湾的一小段,到达古德文森. 再从古德文森坐专用的公交车,沿着山路一路到达小城Voss. 然后从Voss乘火车于晚上八点半左右到达终点Bergen. 第二天在Bergen转了半天,下午坐4点半的飞机回到了斯德哥尔摩. 挪威的这一段旅程,是我长这么大,所看过的景色中可算是最为美丽的地方之一.但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不知道怎么去形容,来传达这份感觉. 唉,说不出来,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