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随记-关于曝光的一点思考


自从买了单反之后,拍了几次,技术没有什么提高,但是偶尔还是有一些心得.
这次去明孝陵.对着同一个景.总是拍不出想要的效果,不是这部分暗了,把这部分调亮了,原来正常的地方又过曝了.总之,拍一张想要的照片很难.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一直认为,技术上的难,真的不算是难.真正的难,还是在于创作.摄影无疑也是一种创作,一种艺术吧.所以会感觉到很难.最难的是构思拍什么,怎么构图.至于怎么把想拍的东西拍好,就已经沦入技术范畴了,不是最重要的了.所以有时候有一个好的构思,或者瞬间抓的比较好的话.其实人们并不会过多的去关注,曝光是否准确怎么样,焦距如何选的了(但是对于一般的照片,你得拍的清晰,这还是要做到的吧…).
不过话说回来,技术上的东西,其实是一项基本功,一个工具.就象学英语.如果我们出国旅游的话,需要用到英语,但是英语可能并不需要掌握的很好,就可以交流,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我们想去的地方,解决自己困惑的问题,就可以了.但是,英语说的流畅一点,更加的熟练一点,谁又能说是一件坏事呢?这更像是一种锦上添花的作用.非必须,有必要.
这次去明孝陵,对同一景物的多次拍摄,有点感慨,感觉有点儿理解了为啥摄影会被叫做光和影的艺术.
对于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曝光下,物体在照片上显示出来的效果是不同的,如果曝光不足的话,那么这个物体就会显得比较的暗,这种感觉,就跟在天快黑的时候,看到的物体所显示出来的物体偏黑一样。曝光不足的缺点是,物体的丰富的颜色会不能够在相片上呈现出来,这很容易理解,还是想象一下在天黑的时候,看颜色丰富的花是什么效果就知道了。而如果反而曝光过度的话,那么拍摄出来的物体就会偏亮,这也同样可以理解,想象在7,8月份的中午出去走走,看到的东西的颜色肯定闪着耀眼的白光。同样,很多的细节也被掩盖,无法看到了。在曝光正常的情况下,拍出来的照片的颜色的层次就很真实。而且这种细节都会被表现出来,而不是由于过亮和过暗而被丢失。而所谓的正常曝光,其实并没有一个绝对值(EV值吧),说达到了这个值,就是曝光正确,偏离了这个值,就是不正确的曝光。由于不同的曝光情况下,物体的颜色等等在相片上的表现是有差别的,而有些物体,并非是还原成其原来的颜色就是最美的。所以,拍摄者也可以艺术性的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曝光来表现不同的效果。
上面说的是,对一个物体的曝光的欠曝和过曝的情况。实际的情况是,在照片中,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不可能只有一个物体是被摄对象。比如,拍摄天空的时候,可能也会有树木,花草等等也都在镜头中。而不同的被摄对象,其所需的正确曝光的值是不同的。比如在镜头中同时存在太阳和大树的情况下,很明显,太阳本身的亮度就非常的高,其所需的曝光值就非常的小。而大树本身的亮度相对太阳而言明显是暗的,所以如果要正常的在相片上还原大树的话,那么需要的曝光值肯定要大点。这就产生了矛盾。因为一张照片只能有一个曝光值。(我觉得,这个特性是相机区别于人眼的一个很重要的特性,也是拍摄时需要了解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为什么一张照片只能有一个曝光值呢?首先要了解曝光值是什么东东。曝光值所反映的是拍摄这张照片时进入感光器材的光的量(这个光的量一般是通过光圈,快门,ISO这三个数值结合在一起反映出来的)。所以接着上面的例子,太阳本身比较的亮,所以正确的在相片上还原太阳的话,所以相机的镜头只要开一个小口,而且允许通过的光的时间很短,就可以了。而大树本身比较的暗,那么如果需要在相片上正确的还原大树的话,就需要相机的镜头开一个大的口,允许单位时间内通过更多的光量,而且还需要降低快门的速度,让光通过的时间也加长,这才能满足大树的正确还原的需求。而问题在于,拍摄一张照片时,我们只能设定一个光圈和一个快门速度。这样的话,如果这个设置对于大树正常曝光了,那么对于太阳来说,就肯定过曝了,而如果设置成对太阳正确曝光的话,那么对于大树来说,肯定就欠曝了。
我觉得上述的理由,是拍摄之所以难的一个重点。在真实的相片上,被摄物体绝对不会只有太阳和大树两个而已,会有很多的物体,而每个物体所需要的曝光值都是不一样的。而由于相机的特性,无法同时把所有的物体都正确曝光。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选取一个曝光值,在这个曝光值下,整个画面的整体效果最好。
这才是技巧所在。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